2014年6月20日 星期五

明代漢服外觀細節要點整理 直領篇

作漢服不重視細節,莫怪別人當戲服看。

但我觀察淘寶上一堆漢服還是很多細節沒處理好,我想一是日常漢服中斷三百年,技術掌握在少數專作戲曲及佛道服飾的裁縫手中,政府也不積極保存研究漢服作法,現代裁縫沒有足夠的材料參考;
二是既然沒有大量正確的漢服流通,還賣得不錯,那「我也只要形制大概正確,沒什麼人注意的細節就不處理了吧」。

並不是說要墨守成規,而是先了解原本真正的面貌,再以此基礎改良。
在此我把在百度漢服製作研習吧看過的討論及大量明代漢服照片後,歸納出直領類(主要講大襟,即俗稱的交領)的重點細節列出,期望哪天對漢服有興趣的入門裁縫看到這篇,能作出嚴謹的漢服。

先放張講解範例-明代綢面絲綿短襖及線稿:(點圖均可放大)

圖片來源:http://rs.bift.edu.cn/Package/PhotoPost/124529/AjaxDetails
原始圖片來源:http://tieba.baidu.com/p/2126256120

以及一張交領結論圖-紅線是領子縫線,綠色是實際衣身剪裁:
圖片來源:http://tieba.baidu.com/p/2408922342

先條列重點後再一一說明:
  • 領口附近接縫範圍要盡量接近實際領圍 (2014.07.28 敘述修正)
  • 沒有腰身
  • 大襟領末端最底端與裉(衣服腋下)水平高度差不多。
  • 襟邊緣與右脇邊有空隙、外襟中縫比背中縫向左偏離一點。
  • 襟領有明顯弧度 。
  • 小襟(內襟)比大襟(外襟)小很多甚至不接衽(領並不對稱)。
  • 領末端使用星止縫收尾,襟領末端有折角。
  • 襟接衽有一大片布埋在領內。
  1. 領口附近接縫範圍要盡量接近實際領圍

    簡單講就是領口別開太大,其實要另外一開篇獨立講,不過還是在此講一下,明代直領(不論對襟或大襟)在頸部附近是和立領一樣,繞著脖子立起來的(如下圖),所以千萬別開太大。
    2014.07.28 更新:若領緣寬度大於脖子長時,領口還是要適度加大,不然兩側的領子會被壓在下巴下!

    明末耶穌會金尼閣(Nicolas Trigault)神父,
    圖片來源:http://www.metmuseum.org/toah/works-of-art/1999.222
  2. 沒有腰身

    明代通裁類漢服實物普遍是裉(衣服腋下)直線畫到下擺的,部份有微微曲線,但不會有往內凹的情形,先垂直再展開的也沒看過。腰身是西方服飾的觀念。
  3. 大襟領末端最底端與裉(衣服腋下)水平高度差不多

    這狀況在眾多明代漢服照片中很明顯,
    和之前的朝代比,明代的大襟領都偏高,領末端的水平位置通常就與裉的水平位置附近,如範例
    線稿圖水平藍線。
    實際偏上偏下都有,但若在
    上方,領上的繫帶就是往下斜著釘了,我個人是建議留兩三公分在裉以下,這樣繫帶可以水平綁。

    有人可能會懷疑大襟領末端在
    裉附近「那麼高」不會勒脖子嗎?
    其實一是成人抬裉(肩頭到裉的尺寸)在打版時至少要25公分以上,裉轉角畫弧度後只會更低;再來就是和下面要提的兩個重點有關。
  4. 襟邊緣與右脇邊有空隙、外襟中縫比背中縫向左偏離一點

    所謂空隙請參考範例線稿圖紅色圈圈,這個小地方很重要但很常被人忽略,清代童裝及佛道服飾愈晚期愈受清式服裝影響而變成完全密合(因為改用布扣)。
    這空隙除了人變胖變瘦時可以當鬆緊緩衝區外,我個人認為還有讓兩條繫帶間足夠空間可打結。我實際穿過不留空隙,脇邊密合的,結果因為繫帶太接近,交叉部份反而讓衣服無法如製作時預期的密合,連帶外襟中縫也歪了。


    外襟中縫偏左這件不明顯,而是百度漢服製作研習吧的鼠妖大人依他觀察實際文物提出的。和脇邊空隙我推測關係是:漢服寧可鬆,不宜太合身,所以製作時鬆份還蠻大的,穿上時繫緊的機會比較多,若是外襟中縫製作時對準背中縫,穿上拉緊時可能會偏右,所以先偏左一點點,穿上身後拉緊就會對準中間啦~

    上下方空隙孰大孰小各文物不一,我目前覺得可能和脇邊的斜度有關,要再多觀察。

    另外和前個重點相關的部份,如果把領末端延伸畫線到脇邊,會發現是在裉下不小距離的位置,上個重點是說「領末端和裉水平高度差不多」,而不是說「領末端就在
    附近」,所以斜度其實比有疑問的人想像得合身的!
  5. 襟領有明顯弧度

    即使斜度不淺,但畫個直線過去(如範例線稿圖紫線)還是不行的,這樣穿上身會因為胸口厚度而把它抬高。看過航海圖吧?圖上的航線是曲線而不是直線,就是因為地球是有立體弧度的!此處領的弧度大小,依穿着者的胸前厚實程度調整,愈厚愈弧,我不知有什麼公式,憑經驗吧!主要轉折處在中線附近,往領處偏垂直,往脇處偏水平,兩處末端的線可以直一點。總之要穿上後讓脖子正下方舒服,正面看過去弧線自然。

    另外,縫成曲線但衣身布剪直線即可,這部份會在後面深入說明。
  6. 襟(內襟)比大襟小很多甚至不接衽(領並不對稱)

    這張圖只能從我畫的內襟領直線延伸看出來,其他實物圖片有:
    圖片來源:http://tieba.baidu.com/p/1762872673

    圖片來源:《鹽池馮記圈明墓》p.30

    有傳說是朱元璋為了革除元朝遺留的左衽風氣而下令把內襟作小。
    到了明末,更寬大的款式如直裰、道袍等甚至斷衽,內襟不接衽,領直直往下,如圖:
    孔府舊藏白羅橫紋道袍

    這種作法還延用到清朝不論滿漢老少長短衣都是斷衽,我自己作短衫時也是斷衽(比較省事XD),不過領緣寬若不到領口一半,還是會劃斜一點就是了。
  7. 領末端用星止縫收尾,大襟領末端有折角

    原始圖片來源:http://tieba.baidu.com/p/2408922342

    原始圖片來源:http://tieba.baidu.com/p/2408922342
    上面三圖可明顯看到星止縫(前兩張紅圈處),幾乎所有直領實物圖都看得出來,可能是明代慣用收尾手法,有人推測可能順便當作一種裝飾。由於幾乎沒看過內側的圖,無法確定是單面星止縫還是雙面星止縫......但我作了幾件用單面星止縫,布只要厚一點都很難密集縫,說不定是雙面......既然外面都露了那裏面露也很正常吧XD?下次試試看......

    還有大襟尾端的折角,範例那件剛好沒有,不過很常見(如上面後兩張圖,第二張藍線重點),這個明顯的功能是:讓末端的一個銳角變兩個非銳角,收縫較輕鬆。又因為是包著大片衽布(後面會提到)所以作法建議是先折下方再折左邊,且左下角度≧90°左邊折進去的縫份才不會從下面露出來:
    這種功能性折角在清代遺存漢服卻變得愈來愈大及水平,甚至下方比左邊還大呈現劍型,如民初童裝及現代海青:
    民國童上衣,圖片來源:http://catalog.digitalarchives.tw/item/00/14/ee/3d.html
  8. 大襟接衽有一大片埋在領內

    有些衣服領夠透光能看見裏面:
    圖片來源:http://tieba.baidu.com/p/2408922342
    圖片來源:http://tieba.baidu.com/p/2408922342
    功能上可能是讓下半部的領更厚實不致於外翻,當然也不是所有衣服都這樣作,
    下面這件就沒有,不過可更清楚看出裏面剪直線就好:
    圖片來源:http://tieba.baidu.com/p/2408922342
    對襟衣可以很合理推測也是一大片包在領內。
依以上重點,百度鼠妖大人畫了個交領衣身和領子縫線示意圖如下,
紅色是領縫線,綠色衣身顯示實際剪裁的部份,不過頸部左右轉角處不太正確,
還是要有足夠縫份,重點是後頸部也不挖,不過要打剪口...
還有標明收尾星止縫的範圍:

圖片來源:http://tieba.baidu.com/p/2408922342
參考來源:
  •  百度漢服製作研習吧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